《29th心理學系系學會:產學參訪 觀護人QA問題》
以下是本次產學參訪同學們的提問,我們將觀護人的回答稍微整理後,放在這裡給大家做參考,最後也有觀護人課堂投影片的連結,歡迎有興趣的同學看看。
一、考試方面
1. 考取觀 護人需要準備哪些 科目呢?
(1) 國文(作文/公文/測驗) (作文60%、公文20%、測驗20%)
(2) 法學知識(中華民國憲法/法學緒論)與英文 (作文60%、公文20%、測驗 20%)
(3) 刑法
(4) 刑事訴訟法與保安處分執行法
(5) 心理學(包括心理測驗)
(6) 諮商與輔導
(7) 犯罪學
(8) 社會工作概論或少年事件處理法(包括少年及兒童保護事件執行辦法)
2. 考取觀護人需要具備什麼資格嗎?
18-55歲以上,大學以上學歷。
3. 需要證照才能當觀護人嗎?
要考國考。需考取司法特考(三等),通過後需再接受四個月的訓練計畫。
4. 據您所知,補習是否會增加通過機會呢?
效益不大,可自行斟酌。建議可以去修法律、犯防系的課,多聽多接觸,只修心理系的課可能不夠。
還要多練考古題、多注意時事。
5. 因為近年職缺越來越少,想問有什麼建議的準備方式與心態呢?
(1) 收集資料,包含教科書、補習班用書、期刊等。
(2) 擷取資料成筆記,筆記內要包含意義、要件、正反論述。
(3) 演練考古題,先抓答題架構,後思補述內容。
(4) 注意時事,掌握正反評論與策進作為。
(5) 正常作息,適度運動,清淡飲食。
二、實務方面
1. 觀護人平常的工作內容以及地點為何?
成年觀護人所為之保護管束,多為與緩起訴、緩刑、假釋、強制勞動並付保護管束。並附保護管束者,行為人需進行緩起訴、緩刑以及保安處分相關的義務,並由觀護人監督、撰寫個案報告定期呈報主任觀護人、檢察官。行為人需要定期與觀護人見面。觀護人與個案進行晤談並調閱個案紀錄,了解個案的執行狀況、生活情形、心理與情緒層面的狀況。
而地點依觀護對象而有所不同,若為成人,在地檢署;若為少年,則在法院。
2. 據您所知,觀護人通常會是哪些領域或背景的人呢?
社工、犯防、法律。
3. 若是個案出事觀護人也會連帶負責嗎?
視情況而定,若為能預防卻沒有作為的話(疏忽),觀護人就可能被檢討。
4-1 是不是很少自己的私人時間呢?
4-2 聽說要觀護人要時常出差,頻率大約會是多少呢?
4-1 還好,基本上就正常上下班,但有時候會有緊急時刻,就可能需要加班。
4-2 願意出差幾次自己決定,但出差可以增加對個案的熟悉度。
5. 觀護人只會處理一位個案還是會同時有很多個案呢?若是後者,通常會需負責幾位個案呢?
觀護人一年需處理的個案數依服務地點不同,以嘉義地檢署為例,一位觀護人一年處理的總個案數平均為200多位,代表常常會有需同時負責多位個案的時候,而觀護人會將個案分級分類以決定如何在不同類型、程度的個案上運用自己有限的時間。
6. 如何使個案願意信任並配合自己?
要讓個案信任自己是需要時間的,要有耐心,可以從幫助個案「找到原來的自己、犯案前單純的自己」著手,讓個案知道你有意幫他回到「不需要對警察提心吊膽」的平凡生活。
7. 具有心理學背景畢業的人,除了觀護人還有什麼能在司法機構服務的工作嗎?
心理測驗員、心理輔導員。
三、議題相關
1. 對觀護人目前的職業環境現況,您有甚麼想法?
一位觀護人的職業負擔不小,應注重資源上的分配,取有餘以補不足 (透過科學化的調查、人員訪視...等)。
在下任何決策時需要有背後的脈絡。
2. 當個案是位不信任任何人,甚至經常懷疑所有遇見的人時,您會如何對待與處理該個案呢?
與該個案建立兩人之間的「框框」(在互動上的規則取得共識),並且給個案一些時間調整自己,但同時也須注意不要被個案情緒勒索,並且要能夠自行判斷其所言真假,以免被單方面牽著鼻子走。
3. 當面對您較無法同理的個案時,您有甚麼相關的經驗或建議可以分享呢?
調整工作信念,以社會防衛為主、輔導關懷為輔。
觀護人職責在於預防犯人的再犯行為,故重點在於了解目標的犯罪行為的背後脈絡與其問題,提供有效的、可行的措施(外部監督資源)來達成對目標的約束與警戒,預防其再犯。
4.重複犯罪的慣犯如何處理?
透過突襲訪視、測謊...等方式來尋找線索(L-Data)以擬定合宜的保護措施(如:特定時間到警察局報道、特定時間的監管...等)。
鼓勵人們回到正常的生活(走在路上不用怕警察的那樣子)。
5. 面對性侵害慣犯要怎麼處理?
可以依照個案下手的群體安排每日到警察局報到時間,像是之前曾處理過個案專挑國小學童下手,那每日報到時間就要設為上下學時段。
也可以透過突擊訪視觀察個案近期的狀態,若發現其生理需求(性需求)異常的高,就要口頭警告(讓他知道你已經有注意到他的狀況了)或採取行動預防他再犯。
也可以要求個案配戴電子腳鐐,當他進入危險區域,會持續發出聲音直到他離開禁區,也會通知附近警察局個案有犯案的可能性。
觀護人課堂投影片: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ibgbcPH19icjS765HSYide7y6pq8-lQ2/view?usp=sharing
謝謝大家瀏覽,希望大家藉由本次的參訪都有所收穫!